为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,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,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,结合学校实际,特制定班级目标管理规定。
一、班级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
班级目标管理是把学校对班级学生管理的总体要求分解为思想建设、学风建设、素质训练、基础文明、特色活动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,从常规管理和创新、拓展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,通过定量、定性考核,客观评价在校各个教学班级的管理水平。
二、班级目标管理的要求
(一)常规管理目标
1、思想建设方面:(20分)
(1)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,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。
(2)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。班集体团结、友爱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文明风尚,同学自觉遵守宪法、法律,遵守校纪校规,班风正,凝聚力强。
(3)坚决贯彻学校和各学院的决议、决定,服从安排,顾全大局,维护学校稳定,不因班级行为影响学校的整体利益。
(4)班级领导核心(班委、团支部)团结协作,起表率作用,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和各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,效果好。
(5)班风正,同学思想觉悟高,政治上追求进步。
2、学风建设方面:(30分)
(1)学生专业思想稳固,学习目的明确,学习态度端正。
(2)有良好的学习风气。同学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,诚实、守纪,认真完成各项学业。
(3)积极开展课外读书读报活动,扩大知识面。
(4)积极开展学习互助活动,组织经验交流,提高学习效率。
(5)创新意识强,有浓厚的学术氛围,出成果,出作品。
3、素质训练方面:(30分)
(1)积极参加学校和各学院组织的各项素质训练及测试。
(2)注重学生语言表达、文字规范、人际交往、心理健康等素质的训练与提高。
(3)结合专业特点与本班实际,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同学开展科技、文化、艺术、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提高同学的全面素质。
(4)推普工作持之以恒,有特色、有成效。
4、基础文明方面:(20分)
(1)同学之间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学、助人为乐、关心集体、文明礼貌、尊敬师长、尊重职工。
(2)热爱劳动,讲究卫生,爱护公物,节约用水用电,不浪费粮食,爱护学校的花木草地。
(3)安全、守纪教育经常化,有实效。勇于向不良行为作斗争。
(4)加强学生宿舍文明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,支持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宿舍考核管理工作。
5、特色活动方面:
学校鼓励各班结合专业特色和本班实际,开展丰富多彩、有新意、有品位、有特色、有影响的创造性活动。
(二)分层管理目标
入学年:以入学教育、新生军训为依托;以巩固学生专业思想,适应大学生生活,学会做人,学会学习为重点;通过主题班会、班集体文体活动等方式,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。
中间年:以抓学风建设、全面实施素质训练为重点,通过专业训练、社团活动、社会实践等手段,促进学生学有所获,在个性发展、技能培养、身心健康诸方面有明显的进步。
毕业年:以就业指导为主线,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,为学生学习、实习、社会实践及科研成果的形成积极创造条件,通过就业指导、就业服务,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,以自身较强的实力进入人才市场,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。
(三)基本量化指标
1、每学年各班级应在学年开始两周内制定班级工作计划,学年结束时,对照计划检查落实,写出工作总结。
2、班主任、班委、全体学生应制定个人学年工作、学习计划,阶段性地检查落实。
3、每学期至少开3次主题班会,班会记录、学生心得等原始材料妥善保管备查。
4、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集体公益劳动,个人参加义务劳动不少于2小时。
5、每学期班集体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次。
6、班级的各种活动考勤准确、完整。
7、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打分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
8、各项评优工作、助困工作公开、公正、到位。
三、班级目标管理的考评办法
1、班级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每学期1次,由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实施,学务处检查指导。
2、根据目标管理要求,各班级应做好相应的活动记录,在每学期教学安排停课后1周内,将本班全部材料一并报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参与评定。
3、考评工作在下学期开学的两周内结束,开学有实习任务的班级应在放假前完成。
4、各学院将考评结果及时报学务处备案。
注:各学院结合自身情况,分别制定班级目标管理的量化考评表。
四、班级的评定、奖励及其它
(一)文明班级
1、每学期考核评定1次,按班级目标考核的20%比例由高到低评出文明班级。
2、凡评定为校级文明班级的,由学校按每生4元奖励给班级。考核分数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班级,取消该年度班级的各项评优活动。
(二)先进班集体
1、评选工作每学年1次,每年4月份进行评选,5月份进行表彰,各种先进材料于每年4月30日前报学务处,学务处按在校班级的10%评选。
2、凡评定为校级先进班集体的班级,由学校按每生8元奖励给班集体。
五、本规定由学务处负责解释。